西安交大在高比能硅基电池电解液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硅云在线
发布时间:2025/11/19 16:42:04
近日,西安交大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纳中心薛伟江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磺酰胺电解液”。该电解液由LiFSI盐和两种磺酰胺溶剂组成,无需其他任何添加剂。
据了解,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对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需求日益迫切。高容量硅基负极(>1500 mAh g−1)与高电压富镍三元正极匹配,可以实现>400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
该电解液能够减少硅负极表面的副反应,在首次锂化时会形成一层致密的、富含无机物的自限界面界面层。在4.5 V高截止电压和5 mAh cm−2高面容量的严苛条件下,由NMC811||高硅负极组成的扣式电池循环500圈后仍保持80%的容量,而采用工业级基准电解液的电池在200圈后容量已降至59%。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4 Ah的超高镍配合高硅负极的软包电池实现了1150圈的超长循环寿命(80%容量保持率),远超传统电解液的383圈。此外,混合磺酰胺电解液还使电池具备从−40℃到60℃的宽温域工作能力,且大幅软包电池的安全性。该研究也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电解液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和重要的实践指导。
推荐关注
- 硅云头条
- 行情波动
- 硅业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