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市沿海登陆,随后在广东徐闻县再次登陆,其强大的破坏力给我国南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其中光伏电站成为受影响的重灾区之一。
据相关媒体报道,台风“摩羯”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风速高达58米/秒,对海南文昌等地的光伏电站造成了巨大冲击。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海南文昌一渔光互补电站的光伏组件在台风肆虐下被大量吹起,七零八落,有的已经发生严重形变,整个电站损失惨重。
光伏电站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面对台风这样的极端天气,光伏电站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据业内人士介绍,光伏电站抗风能力主要取决于光伏支架和配重的设计。理论上,太阳能支架的最大抗风能力可达216公里/小时(相当于17级台风),但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施工等因素差异,光伏电站的抗风能力往往达不到这一标准。
台风“摩羯”的强风不仅直接吹毁了光伏组件,还导致电站内部设备受损,甚至引发电网故障,使得光伏电站无法并网发电。此外,暴雨还增加了光伏组件受风的力矩,进一步加剧了其脱落风险。同时,暴雨带来的泥沙、树叶等污染物也覆盖了光伏组件表面,影响了其发电效率。
面对台风“摩羯”肆虐,光伏电站的业主和运营商们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一方面,他们加强了对光伏组件和支架的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他们也制定了应急预案,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设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台风“摩羯”对光伏电站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据初步估算,受台风影响的光伏电站经济损失可能超过百亿元,这不仅给光伏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可再生能源供应和发展。
此次台风“摩羯”对光伏电站的影响再次提醒我们,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地区更需要加强光伏电站的抗风能力设计和建设以确保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运行和供电安全。
- 硅云头条
- 行情波动
- 硅业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