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新材料商城
首页 挂牌产品 招标中心
政策解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规:光伏行业需跨过“储能关”与“市场关”
硅云在线 发布时间:2025/5/6 13:38:48

2025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这一规则的出台,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对光伏行业而言,更是影响深远,从市场参与主体到交易品种、费用传导及市场衔接等多方面,都为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新基础、指明了新方向。

明确光伏在辅助服务市场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光伏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的地位较为模糊。《规则》明确指出,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涵盖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特别强调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地位。光伏企业作为发电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规则下,正式获得了清晰的市场参与身份。这意味着光伏企业可以更加明确地依据自身发电特性,参与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为系统提供调节服务。例如,在一些光照资源丰富且光伏装机量大的地区,光伏企业能够凭借自身的发电能力,在特定时段参与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通过市场机制获取相应收益,提升自身在电力市场中的价值。

规范光伏参与辅助服务交易品种流程

《规则》对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设立流程的规范,同样适用于光伏行业。以往,光伏参与辅助服务的品种较为单一,且设立过程缺乏统一规范。如今,由电力调度机构依据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提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需求并拟定分析报告,之后按流程层层审批实施。对于光伏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适合其特性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出现。例如,在一些光伏装机集中且波动性较大的区域,可能会针对光伏的出力特性,设立专门的 “光伏功率平滑辅助服务” 品种。光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自身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参与到这一品种的交易中,既满足系统对稳定电力的需求,又为自身开拓新的盈利渠道。

健全光伏参与辅助服务的费用传导机制

按照《规则》中 “谁受益、谁承担” 的原则,结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情况,建立了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符合规定的调频、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光伏企业在参与辅助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也将按照这一机制进行合理传导。以光伏参与调峰辅助服务为例,当光伏企业根据系统需求减少发电量进行调峰时,由此产生的收益或成本,将通过合理的传导机制,在用户和相关发电主体之间进行分担。这一机制保障了光伏企业参与辅助服务的合理收益,也促使电力市场各主体更加重视电力辅助服务的价值。

明确光伏与电能量市场的衔接机制

《规则》明确了调频、备用、爬坡等有功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出清方式,具备条件时推动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对于光伏企业来说,这一规定意义非凡。在传统电力市场中,光伏的发电特性使其在与其他发电主体的协同上存在一定困难。而在新的衔接机制下,光伏企业可以更好地与现货市场融合。例如,在预测到光照资源即将发生较大变化时,光伏企业能够提前调整发电计划,参与到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的过程中,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电力交易机构负责的一系列市场服务工作,也为光伏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包括市场注册、信息披露以及结算依据提供等,让光伏企业在市场交易中更加规范、便捷。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出台,为光伏行业在电力市场中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光伏企业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

推荐关注
  • 硅云头条
  • 行情波动
  • 硅业要闻
在线客服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